揭阳市-天后宫-揭阳市-天后宫-揭阳市榕城区北门外天后宫,是座历史悠久,恢弘壮观,名闻遐迩的古宫殿。据悉该宫始建于宋代,原名为“紫竹庵”。由庵改辟为宫,是因妈祖自宋初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升仙之后,时常显灵救护江海遇险船只平安脱险而受到官民一致崇拜,成为沿海各地共同敬祀之海神。历宋、元、明、清四朝多代皇代一再加封,各地奉拜妈祖的香火也日加旺盛。直至清初,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多次晋赐,妈祖的各种称呼和封号已达20多个。如天妃、天后、天上圣母、碧霞元母、水仙圣母、护国庇民妙君昭应宏仁普济天妃、护国保民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……。至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五月,其中一个封号全称加赐至:“护国庇民妙君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孚天后”,达20字之多,崇奉之香火更是盛极一时。此宫雍正六年戊申年岁(公元1728)经知县陈树芝主持重修,到乾隆四十一年(公元1776)丙申孟冬彀旦,又由知县刘业勤主持拓建,成为广东全省众天后宫中建造规模最为恢弘者。宫内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,宫前从三山门外滴水只被和北河边一幅长达百多米,宽40多米之广埕,可同时演出数台“大戏”(潮剧)。来此敬拜,瞻仰之人络绎不决


揭阳市-天后宫-揭阳市-天后宫-揭阳市榕城区北门外天后宫,是座历史悠久,恢弘壮观,名闻遐迩的古宫殿。据悉该宫始建于宋代,原名为“紫竹庵”。由庵改辟为宫,是因妈祖自宋初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升仙之后,时常显灵救护江海遇险船只平安脱险而受到官民一致崇拜,成为沿海各地共同敬祀之海神。历宋、元、明、清四朝多代皇代一再加封,各地奉拜妈祖的香火也日加旺盛。直至清初,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多次晋赐,妈祖的各种称呼和封号已达20多个。如天妃、天后、天上圣母、碧霞元母、水仙圣母、护国庇民妙君昭应宏仁普济天妃、护国保民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……。至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五月,其中一个封号全称加赐至:“护国庇民妙君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孚天后”,达20字之多,崇奉之香火更是盛极一时。此宫雍正六年戊申年岁(公元1728)经知县陈树芝主持重修,到乾隆四十一年(公元1776)丙申孟冬彀旦,又由知县刘业勤主持拓建,成为广东全省众天后宫中建造规模最为恢弘者。宫内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,宫前从三山门外滴水只被和北河边一幅长达百多米,宽40多米之广埕,可同时演出数台“大戏”(潮剧)。来此敬拜,瞻仰之人络绎不决


Impressum